《怀柔人大》数字报
我区气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以来,我区气象部门按照“渐进式预警”“递进式预报”“跟进式服务”的模式,开展了分区预报预警;2021年气象部门发布了精细到镇乡街道的预警信息,怀柔区暴雨预警信号检验得分(TS评分88分)全市排名第二。2020年怀柔国家气象观测站入选北京市首批中国百年气象台站。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贯彻执行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区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建立了快速应急响应机制。科学编制了规划和预案,印发《怀柔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全区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结合我区气象灾害的特点,认真制定了应急工作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以来,我区落实责任,加大气象灾害隐患的排查治理,有重点地进行了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摸清了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并进行整改。区气象和应急部门按照渐进式预警、递进式预报、跟进式服务的模式,开展了分区预报预警,气象预报预警水平有较大进步。同时,逐步实现了基本气象要素从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的转变,并在北部山区新建一部X波段天气雷达,提升了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精细化识别能力,在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和应对极端天气方面,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
气象预报预警水平较大提升,定时、定点、定量气象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不断提高。尤其是2019年以来,开展了分区预报预警;2021年气象部门发布了精细到镇乡街道的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的传播手段更加多元。目前,怀柔区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已对接短信、传真、电话、邮箱、“气象怀柔”微信、微博、怀柔区城市管理网格信息系统、怀柔信息网、怀柔电视台。实现短信区级全覆盖,怀柔信息网、怀柔电视台汛期转发预警信息全覆盖。2019年至2021年,共计发布预警信息508条。
(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