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人大》数字报
区人大代表关注《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执行情况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 2022 年工作计划,区人大常委会就《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实地检查了城南公园自动气象站、青龙峡水库以及区气象局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和预报预警中心等点位,听取了区气象局等相关部门贯彻实施《条例》情况的汇报。区人大代表对我区气象事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条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高国民:我区高度重视《条 例》的贯彻执行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如:气象监测站点不均衡;山区是极端天气易发区,特别是北部山区海拔高,极易发生极端对流天气,没有监测设备,局部地区天气监测不到;需要加强基层专业人员整合及培训。
为了有效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议:一是增加北部山区气象监测点位;二是每个行政村培养一名专业气象灾害预防、地质灾害预防、火灾预防等各项安全预防的安全员,也就是整合各类员,设置公益岗专职。人大代表和气象专业人员携起手来,共同担当,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百姓保驾护航。
李思鹏:对于《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进行了学习,收获颇丰。我借此机会提三条建议:
一是在气象灾害易发区、人口密集区、农产品生产区区域,提高精准预报能力。目前预报信息的精准度不高,气象监测站点分布较少,可以结合区内农产品生产区增加气象监测站点,目前自动站空间分辨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通过融合科技手段提高预报信息的精准度。
二是需要完善多部门联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增加区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的沟通顺畅度,形成合力。
三是对于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相关专业人才建设需要加强,区气象和应急部门专业人才较少,需要提升专业人才对于气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价值感,解决专业人员招不上来,留不住的问题。
孙秀敏:作为执法检查组成员,前期,对《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进行了专业学习,也跟随检查组进行了专项检查和实地调研,我就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与升级,有针对性的增加山区、地质灾害类景区及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观测站点,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率和覆盖率。
二是建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增加财政预留资金份额,简化程序,优先解决突发气象灾害导致的灾后重建工作。去年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气象灾害导致的水毁情况,虽说各个镇乡已于第一时间启动灾后重建工作,但是也仅仅解决了基本民生通路、通电的问题,截至目前还有多处区域因为资金问题、程序问题没有完成灾后重建。很多区域才完成招投标工作,还在设计、规划中,没有进入施工阶段,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人居环境,容易形成舆情,同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