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eijingshihuairouqurenmindaibiaodahuichangwuweiyuanhui

《怀柔人大》数字报

当前版:怀柔人大 版面4

出版

用心做好医疗卫生事业 用情服务“一城两都”建设

——访怀柔区第六届人大代表、北京中医院怀柔医院院长徐佳

22.png

  12月13日,怀柔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后,区人大代表、北京中医院怀柔医院院长徐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您有什么感受?

  徐佳:今天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用四个字来形容这个报告就是“全、高、准、实”。“全”即客观全面地总结了怀柔“十三五”期间的工作。构建形成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系统推进“五态”建设,使区域综合实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全面优化,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高”即让群众看到了怀柔区跨越发展的新高度。五年来怀柔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集聚,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中国影都区域实现新发展,高精尖生态产业加速培育。“准”即准确指出了怀柔战略发展的方向。未来五年,我们将立足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和生态涵养区定位,全面加强“一城两都”建设,奋力推动怀柔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翅腾飞。“实”即更加强调实干、关注民生。提出打造宜居宜业乡村,提高健康服务水平,深化一体化办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困难群众救助体系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解决群众的需求,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充满了浓浓的民生温情。

  记者:《报告》中提到了提高健康服务水平,请您谈谈咱们中医院作为三甲医院目前的发展是否适应人民的需求?

  徐佳:为适应怀柔地区人口结构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中医院新址于2019年3月底正式运营,床位由220张增至400张,新增呼吸、康复、消化等6个病区,中医特色技术增至67项,中医特色服务更为突出,急危重症抢救能力明显提高,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2021年3月,三甲中医院正式揭牌,“区办市管、两院一科”的管理模式成效显著。我们借助120分站,整合院前、急诊、ICU和各相关临床科室,完善急救网络,提升急危重症抢救能力;搭建“名医馆”,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岐黄学者等名医团队入驻名医馆,传承学术经验;通过大学科、重点专科建设,丰富中医内涵,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特色疗法;在怀柔区首个建立医疗美容中心,提升医疗美容的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市级医疗资源,提升短板学科医疗水平,加强名院名科名医的建设,采取多项措施满足“一城两都”建设的高层次需求。

  记者:您对怀柔医疗卫生工作服务人民、服务保障科学城建设有哪些具体的想法和建议?

  徐佳:医疗卫生事业涉及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医疗卫生工作首先要以服务“一城两都”为先导,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按照市、区、镇乡一体化的原则,积极发展健康联合体、重点专科和大学科建设,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统筹全区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其次要强化中医药创新和转化,借助科学城高精尖科研平台,拓宽科研手段,提升科研水平,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加快科技成果产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反哺于临床,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全面契合我区高科技成果链、产品链、品牌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要求。再次要加大复合型医学人才引进和培养,采取走出去“学”,引进来“带”,常态化“训”的模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层骨干人才,培训初级人才,组建高水平人才梯队,在持续改善基本医疗服务、防控新冠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上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您认为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徐佳:作为一名卫生系统的人大代表,中医院的负责人,我一定会带领医院职工,围绕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主动作为,提升卫生综合服务能力,聚焦医疗卫生重点任务,主动服务怀柔科学城建设,用心、用情、用功肩负起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使命。

(李蕊)


上一篇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