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eijingshihuairouqurenmindaibiaodahuichangwuweiyuanhui

《怀柔人大》数字报

当前版:怀柔人大 版面四

出版

当好人民群众代言人 科技扶贫实践者

图片4-2.png

——区人大代表 国科大教授何裕建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翻开过去一年的日历,页页都充满着情深意重的交错,仿佛回到了那曾经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奔波艰辛中去,旧时的回忆依旧,只是少了几分忧郁,多了几分沧桑。再见了2020 年,新的一年的锦绣风光正缓缓走来。过去一年走过的脚步,留下的是艰辛和攀登的苦,未来一年里展望前行的路,需要带着更重的责任和担当。辞旧迎新之际,迈出勇敢和坚定,继续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科技扶贫的实践者。

  我是怀柔区人大代表,来自怀北镇代表团,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现任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回顾2020年度,我积极宣传和带头贯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按时出席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做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在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时,态度认真,发言积极;在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积极参加区人大常委会、各专委会、代表小组、镇乡人大组织的各项代表活动。至今,本年度共参加 24 次相关活动;积极与选区选民互动,收集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主动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政府工作能提出较中肯的建议。

  2020 年初,在区五届人大第六次代表会议期间,在相关部门和代表们的支持下,提出了关于怀北学校与国科大共建和国科大至望京公交车延伸到中关村的建议,目前分别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答复和处理。这一年,我还在有关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依托怀柔科学城带动首都北部山区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解决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铁路噪声污染问题的建议,都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回复。

  如果说作为科技方面的代表如何发挥作用,那就是我所带的课题组继续应用自身科研条件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经历。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类水果。中国是柑橘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大国,分布在我国19个省市,是当地许多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柑橘黄龙病是公认的世界性植保难题和灾害,号称柑橘癌症。一旦感染,即造成柑橘园的全面歉收和果农返贫。柑橘黄龙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只能采取相对被动的“三板斧”方法:选无毒苗、防木虱、砍病树。其中第三板斧(砍病树)给全国果农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我们课题组自2013年开始研究柑橘黄龙病“不可治只能砍树”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难题。调研发现,目前研究黄龙病的人都主要关注地面上柑橘的各种植保方案,很少关注地下土壤问题和根部的处理。近几十年来全国的柑橘果园基本上都大量滥用农药和化肥,土壤被严重破坏了。我们收集全国主要柑橘产区土壤,经检测分析发现,土壤农残含量高、pH 酸化或碱化、盐渍化、有机质低、中/微量元素不正常、有益微生物严重受损或不均衡等等。

  2013年以来,我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艰苦的前期工作。2018 年 11 月,与湖南省江华县签约合作,主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技术研究和田间中试。为黄龙病防治难题提出了一条新路子,为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2019年12月,这个项目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打破了柑橘黄龙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的历史魔咒。

  2020年,试验基地的效果更加明显。在往年工作基础上,项目组试验区 2020年柑橘黄龙病病树的外观树势、产量、质量、感官、黄龙病 DNA 的 PCR 检测等指标分析,均进一步验证了该项目立项科学合理、思路新颖、技术方法先进、符合生态环保和有机种植要求。项目组将传统中草药提取物代替常用农药,采用无人机喷施进行常见柑橘病虫害防治,省工、省钱、安全、高效,降低农药残留显著。这对提高食品安全有重要现实意义。

  项目组根据植物遵守类似生化机理的角度,把柑橘土壤修复改良法拓展解决其它农作物常见的土传种植难题。在怀柔进行了西红柿、茄子、枣、梨、板栗等果蔬的土壤修复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常见果蔬病害均可得到有效控制,产量、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项目组的试验成果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为社会培育了一批黄龙病防治技术人才。项目的实施,对果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果蔬的绿色、有机种植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年来科技扶贫的实践,感觉自己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果农评价我说,何教授是接地气的学者,是农民的好兄弟!我非常感谢和感恩大家的支持,将把土壤修复改良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继续下去,并争取做得更好,为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暂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