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人大》数字报
防控战“疫”我们在一线
——怀柔区人大代表发挥表率作用冲锋在前的故事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自2020 年1 月底以来,怀柔区各级人大代表迅速行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投入到各自岗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战斗之中。他们放弃了阖家团圆的天伦之乐,舍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有的主动担当宣传员,告诫亲人朋友邻居自觉在家隔离,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有的坚持24小时在岗,做好疫情防控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有的积极争当志愿者,参与社区和村的站岗值勤,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坚决阻断病毒的传播、遏制疫情的扩散,保一方百姓的安全,守一片安宁的净土,尽职尽责,冲锋在前,涌现出了很多感人故事。
宣传造势
绷紧阻断病毒传播扩散这根弦
为坚决落实市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紧急动员,强化宣传造势,营造“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积极氛围,以滴水穿石般的精神和毅力,踏踏实实地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是这次疫情阻击战胜败的前提和关键。
“各位村民,都别嫌我啰嗦,还是那几句话:没事别出来瞎溜达,非得出来的话,必须戴口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还有,饭前便后也一定要洗手;跟别人说话的时候离远点,最少三米……”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彭兴利每天早上都要在大喇叭里重复着这些话,目的就是为了让村民们能够引起重视,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彭兴利是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也是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大名鼎鼎的“草帽书记”。每天,他除了要通过广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外,还要走街串巷、敲门入户,核实村内居住的人员,询问村民身体状况。一天下来,忙得脚不沾地,彭兴利成了小山村的保护神。有人问村民害不害怕病毒时,他们回答“: 有兴利守着,没事!”
区人大代表、庙城镇高两河村党支部副书记马瑞明,在防控工作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24 小时随时待命,协助村党支部书记研究摸排方案、落实人员管控和物资保障、加强知识宣传等各项防控措施。高两河村流动人口较多,春节假期后返村外来人口逐渐增多,她每天坚持通过广播宣传疫情防控要求,深入各个岗位督促做好防控检查,逐户排查出租房屋户的居住人员,抓好“两证两承诺”,保证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落细落地。
社区居民和村民们反映,每天看到悬挂的宣传横幅、张贴的通知公告,听到大喇叭广播,看到本辖区的人大代表、工作组干部进村入户对返京来怀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和宣传,他们的疫情防控知识得到有效的提升,防控意识逐渐提高,逐渐绷紧了阻断病毒传播和疫情扩散的这根弦。
坚守一线
筑起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
怀柔区共有市区镇乡三级人大代表近900 名,在这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他们身先士卒,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防控战“疫”第一线,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为遏制疫情扩散作出了应有贡献。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杨宋镇人大代表迅速行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贡献力量。区人大代表、仙台村党支部书记胡广军接到通知后,来不及和家人吃饭,饿着肚子急匆匆回到村委会,召集村两委干部安排疫情防控工作。村庄实行管控的第三天,有的群众对疫情认识不足,存在较强的抵制情绪,甚至拨打12345 举报。胡广军不顾个人风险,亲自在路口做思想引导工作,及时准确传递防控信息,用权威声音消除群众疑惑,让群众切实明白了疫情的危险性。他说“我们24 小时值班为了什么?防住疫情,对大家都好!”面对家人的担心和顾虑,胡广军显得异常坚定:“我是村支部书记,也是人大代表,这个时候,我不冲上去谁上!”自正月初二至今,他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对全村主要道路进行了管控,设置了外村人员劝返点、检查站,并坚持全天在岗值班,进行风险排查。胡广军用他的执着和奉献精神,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在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担当和使命。
区人大代表、怀柔镇大中富乐村副主任徐淑明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带领身边工作人员,主动投身到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努力做好村内疫情防控。大中富乐村有2500 名常驻人口、3000 余名本地流动人口、4600 余名外地流动人口,其中武汉籍的人员有27 人。自春节以来,她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冒着严寒和风雪一直坚守在村庄防控一线。为扎实做好防控工作,她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主动认领任务,与大家一直细致排查全村流动人口、汇总数据,将宣传资料发到每位村民住户手中,让大家及时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有极少数人隐瞒出京事实和不配合排查,她通过苦口婆心的解释工作,得到全村流动人口和村民的认可和支持,为后续开展监管巡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率先垂范
人大代表奋勇当先
一份职责,更是一份使命。人大代表不计个人得失,无惧疫情的威胁,以坚定的信心、必胜的决心走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严防死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遏制疫情扩散,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区人大代表高兴,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接到单位停止休假、返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把两个孩子交给公婆,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服从组织安排,参与到驻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她说:“我时刻记得我是党员我先行这句话,我更记得我是一名人大代表,在抗击疫情一线我更要守初心,担使命。在面对人民群众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时,我与村干部一起耐心解释,阐明大义,晓以利害,化解了他们心中的不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齐心协力,和衷共济的战斗,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这场不同寻常的战‘疫’!”
为疫情防控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薄振林是琉璃庙镇的一名镇人大代表,也是该镇柏查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今年65 岁的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村民筑起了柏查子村的防控屏障。他从年三十紧急部署到及时更新防控措施,从逐人逐户排查到每天宣传防控知识,从筹措防控物资到24 小时坚守岗位,事事冲在前面。连续半个多月以来,他每天都最早出现在村头路口的防控点,最晚回去;每天都要挨家挨户进行查看,摸清村中往来人员细情,并每日亲自上报各种统计数字。老伴看着心疼地说:“你都这个岁数了,也是最容易被传染的,差不多就行了。”老薄说:“疫情防控是大事,当年防过非典,我有经验,再坚持坚持,疫情就过去了。我是党员干部,又是人大代表,这个时候,我不往前冲,谁往前冲?”
王宗山是北房镇人大代表,也是该镇南房村卫生监督员。他在搞好村卫生监督的同时,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从大年初一开始,每隔一天在村路口值班一次。值班期间他对出入车辆和人员认真登记,一丝不苟做记录、测体温。看到没戴口罩的村民就提醒他们戴上。不值班时他就挨个给村里的居家隔离户打电话,询问他们有什么需求,帮助他们购买蔬菜水果和生活必需品,并亲自送到隔离户家门外。其中有一户隔离户家中煤气罐没有气了,他就开车去怀柔购买煤气。他的举动令隔离户感到很暖心,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王宗山说:“我们隔开的是物理距离,但隔不断心灵交流,我愿意为您做好居家服务。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全国都十分重视,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这是大事儿,抗击病毒就是看不见敌人的战争,我是南房村的村民,也是镇人大代表,做这点事儿,真的不算啥。”
我们搭把手红白喜事简化办
“三哥,这日子口特殊,您看咱舅这事,咱们村支部这几个人一块儿帮着张罗,就别叫在外面的亲戚回来了。席等过了这阵子再摆,心里踏实,这时候聚在一块儿吃饭都担心。”喇叭沟门满族乡人大代表、东岔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孟益栋正在与村民彭大哥沟通怎么办老人的丧事。
在疫情防控刻不容缓的非常时期,“戴口罩少聚集不聚餐”,这是政府的号召,这样做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健康负责。孟益栋的劝说,打动了老彭。“我们理解,这时候不能给大家添乱,我这就和亲戚们打电话,有村里帮忙,让他们放宽心。”彭大哥说。
村里的村民代表和党员户还主动带头,推迟家里孩子的婚期,适当简化老人的白事。像这样的红白喜事,作为村干部的孟益栋都挨家挨户提前上门沟通,争取村民的理解支持。他还反复宣传防护注意事项,询问村民家庭实际困难,一条一条记下来,回村委会立即开会商议解决办法,做到了反馈不隔夜,解决能落地,彻底打消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村里还为返村人员准备了口罩,每天询问是否缺少生活必需品,统一采购、送货上门。依托“网格化”,与村民组长一起尽己所能搭把手、帮个忙,大家来办“小家”的事,村民互助、邻里守望,依靠群众做好防控工作。
各级人大代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是他们为了人民群众这个大家庭,牺牲自我,甘于奉献。在春节期间放弃与家人团圆的美好时光,坚守岗位,不计个人得失,不顾生命安危,恪尽职守,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而奋战。他们担负起疫情防控的责任和使命,按照区委的工作安排和部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