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eijingshihuairouqurenmindaibiaodahuichangwuweiyuanhui

《怀柔人大》数字报

当前版:怀柔人大 版面四

出版

做学生的好老师 做人民的好代表

做学生的好老师 做人民的好代表.bmp

——访区人大代表、一中教师何花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特别振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切实感受到了区委区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内心备受鼓舞。”何花说。

  2019 年,我区就“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议案,开展了长期调研,出台了“1+2”指导性文件和城乡一体化办学管理办法,给中小学教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怀柔教育到底有哪些变化,何花就此问题做了详细介绍。

  一是教育质量常抓不懈。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教育的水平所在。如果教师观念落后,教研水平低下,那教育质量不可能得到提升。因此,为适应我区科学城建设的需要,教育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我区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效果不错。2019 年高考成绩稳中有升,在全市600 分以上人数减少的情况下,我区比去年还增加了3 人;中考成绩也有显著提升,中考500 分以上考生为643 人,占46%,全市排名第七;小学毕业考试语数外三科12 指标中有8 项指标都高于去年。不仅学业成绩有所提高,也没落下学校特色发展:每天不少于1 小时体育锻炼、海量阅读、古诗词大会、英语听说能力、数学兴趣及科技爱好培养、体艺特长、“四爱一孝”教育、家校共建等。这些措施的提出和落实帮助我们培养了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是优质资源多了。不少老师反应,在教书一段时间后感觉到了自己的瓶颈,但是对于改变却不得其法。现在,怀柔区教委与海淀区教委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目前,雁栖学校与中关村一小、杨宋小学与五一小学、北房镇中心幼儿园与明天幼稚集团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办学;怀柔区教科研中心与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签订了一体化教研协议。与海淀区的教育深度对接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最大的福利就是名师和资源,也带来了实质性和可操作的帮助,新近成立的24 个名师工作室更是给老师们带来了点对点的指导,我也有幸成为了名师工作室的一员,1 月11 日将开展第一次活动,对此我很期待。另外,在与东城区教育合作方面,继一中之后,三中与一七一中学、一小与府学小学也实现了一体化办学,三幼与北京一幼签订了手拉手合作协议。一体化办学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名师指导,我们都受益匪浅。以我校为例,首席教师会对教师进行辅导、每个学科定期有样板课、大教研组统一备课、总部优秀教师任教怀柔……这些都让我们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教学水平也在提高,学生也从中受益。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区的教育水平与优质教育还存在一定差距。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拉进差距。对此何花介绍说:“2020 年是怀柔教育三年计划的第二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会有序增加优质资源供给,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工程,也会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建设第七小学,加快推进04 街区初、高中建设。另外,将会持续深化一体化办学,推动青苗国际学校、北京十一学校落户。这些措施的提出充分表明了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听取区政府关于全面提升怀柔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议案办理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将连续三年深入跟踪监督,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抓到底。全区上下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觉得这特别好,对于提升怀柔教育水平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何花深知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望,她说:“在2020 年的工作中,我将不忘初心,立足本职工作,抓住现在的好时机,多向海淀和东城的名师学习,争取自己早日也能成为名师。同时,我也会牢记代表使命,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民代言,尽自己所能,积极参政议政,倾听大家对怀柔教育的愿望和要求,做学生的好老师,做人民的好代表。” 

  (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