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人大》数字报
弘扬五四精神 淬炼人大精兵
弘扬五四精神 淬炼人大精兵
——读孙中山《建国方略》有感
李 帅
孙中山《建国方略》这本书,给人第一感觉是好大的口气,但是书没看完就肃然起敬。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是在1918年五四运动前成书,距今一百多年。当时革命受到挫败,被众人认为建国理念过于理想不切实际,孙中山痛心疾首,决定扭转数千年深入人心的“知之非艰,行之惟难”的思维,先立学说论证知难行易,再以理论指导实践阐述实业计划和政治制度设计,从思想到经济再到政治层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详细设计。读完极度震撼,特别是实业计划方面,对全国经济建设、港口铁路运输、钢铁矿业制造、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大胆的谋划。作为近代史研究史料和哲学著作来看,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读书的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这本书除了在精神层面对我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外,对我当前的工作和人生方向也有很大启发。我从强外功、补内功、练心法三个层面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一是强外功。孙中山能写出建国方略,是基于对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深刻认识和对国情国民的深入了解。应用于工作上来说,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常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个来到人大两年多的新兵,首要目标就是扎实打牢基本功,练就钢筋铁骨。目前我还处于向各位领导同事学习请教的阶段,冒昧谈谈对心目中秘书科、人大办、人大干部标准的思考。
目前我理解的秘书科干部,应该做到五个熟:熟读人大业务法条,熟知常委会工作,熟悉全体机关干部,熟记市情区情重要会议精神,熟练起草多场合、多风格总结和讲话材料。办公室干部,应该管好手眼耳腿嘴:手上特别干净、筑牢廉政防线,眼睛特别明亮、要有眼力劲儿,腿脚特别麻利、做好兜底工作,耳朵特别灵通、广泛收集信息,嘴巴特别严密、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说。人大干部,应该做到三广泛:广泛学习党的理论、文史哲学、科技前沿,提升人文素养、商业思维、科技涵养;广泛调研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关心民生、就业情况;广泛交流各委办局镇乡,了解实情、碰撞思想、启发思路。
二是补内功。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信心和底气,来源于从古代政治制度到西方宪政思想再到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来源于天下为公的视野和格局,也来源于沟通到位事半功倍的游刃有余,获得了国内外爱国人士信任、华侨赞助和苏美英等国家的支持。补内功是提高视野格局的中期目标,之前在乡镇、规自、网信、商务等部门的工作是条与块的工作,想的是怎么干完、如何干好。人大监督工作是全面工作、全局工作,想的是哪里还有不足、如何能够更好,需要更高的水平、格局和视野,来提建议、出思路、促提升。
目前我距离秘书科参谋助手的水平还差得很远,需要在同频共振、随机应变、把握分寸三个方面下苦功夫:一是海量获取信息、加深对怀柔发展了解程度,不断提升领悟力和判断力,力争与领导思维在同一频道、同频共振,能够把话说到点子上、点在穴位上、打在七寸上。二是随机应变相机抉择,做到不等扬鞭自奋蹄,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将问题化解于未萌,干什么都要顺利不出差错。三是人情练达即文章,人大监督工作既要提高刚性也要体现柔情,事儿如何办、话怎么说、到什么地步,包括在待人接物方面分寸的拿捏,至少要做到经一事长一智,不让领导在小事小节上反复说、重复说。
三是练心法。建国方略最后一篇总理遗嘱,自述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希望自己也能矢志不渝,一辈子干成一件事。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世;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所以练心法是终身目标,这个心法其实就是一句话:凡事高看一寸、多想一步。三个词坚持、沉潜、修正,代表三个阶段:一是坚持每天锻炼,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全局观念和战略意识,一天一寸,一年就是12米。不断尝试跳出人大看人大,跳出怀柔看怀柔。二是塌下身子沉潜下去,将个人成长置身于社会发展之中,不拘泥于某个单位、某个部门,不局限于怀柔区、北京市,不沉醉于一时得失、顺风顺水,向各位主任、同事、前辈学习请教,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综合素质,学一些叫得响、敢碰硬、打的赢的真本事。三是通盘考虑谋划人大工作创新、怀柔建设,并不断去印证和修正,使自己的判断和认知愈加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提出的意见建议更接地气、更契合怀柔,同时也能经得住领导和同行的询问,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希望大家在人大这片沃土中,花上几年功夫,多墩墩苗,学上个一招半式的绝招,未来在全区各个岗位上发挥作用,真正做到聚是人大一团火,散是怀柔满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