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人大》数字报
打开高效工作的大门
打开高效工作的大门
——读《结构性思维》
财经办 刘慧辰
作为人大财经办的一员,日常工作涵盖数据整理、材料撰写、代表服务等基础事务。在工作推进中,我常需面对复杂经济形势与海量信息,而《结构性思维》一书,为我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履职本领带来极大启发。
结构性思维核心在于构建有序框架,以“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为原则整合信息。这一思维模式重塑了我的工作方式。以往处理经济数据,如月度经济数据、财政收支明细时,面对繁多信息,我常感无从下手,梳理效率低且难以提炼关键信息。学习结构性思维后,我构建数据框架,按产业类别、经济指标性质等进行分类。例如,在分析经济数据时,先聚焦核心数据,如地区生产总值的总量和增速,符不符合预期计划、符不符合我区实际;再分析核心指标的内部结构,如各行各业,总量较大的是我们的支柱产业、增速较快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再看未达到预期计划的指标是什么,比如工业为什么下降,具体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社会稳定有什么影响,发现问题再结合实际查找解决办法。通过这种分析,能快速定位经济发展亮点与短板,运用逻辑递进思维深入分析,为材料撰写和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文字材料撰写工作也因结构性思维得到显著提升。撰写审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等材料时,以往面对大量财政预算数据、财经工作情况等繁杂信息,我常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困境,导致报告和意见重点不明、逻辑混乱,难以精准聚焦核心问题,实用性大打折扣。学习结构性思维后,我先依据“结论先行”原则,在审查报告点明核心结论,例如在撰写审议意见时,按照“逻辑递进”,从问题阐述、原因剖析到对策建议层层推进,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通过这样的结构化撰写方式,审查报告和审议意见逻辑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切实增强了意见的聚焦性和实用性,为人大监督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
收集和整理代表和委员在各类会议上的审议发言也是我的常规工作之一。财经委委员来自不同领域,提出的意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内容零散且多样。以往面对这些意见,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分类整理时容易出现交叉混乱的情况。运用结构性思维后,我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意见分类体系。在整理代表意见时,将每条建议准确归类,同时运用“逻辑递进”原则,梳理出同类意见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这样不仅能快速统计出高频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也能更高效地将代表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推动问题的解决,让服务代表的工作更有质量和温度。
阅读《结构性思维》,不仅让我在工作方法上有了显著改进,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的思维习惯。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不再感到迷茫和焦虑,而是能够冷静地运用结构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为我打开了高效工作的大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运用结构性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人大财经监督工作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