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人大》数字报
坚守医者初心 扛起代表职责
人大代表风采
坚守医者初心 扛起代表职责
——记区人大代表、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于艳岚
于艳岚
征集群众意见建议
作为医生,她业务精湛、服务于民,秉持着“大爱无疆”的仁爱之心;作为人大代表,她积极建言献策、一心为民,践行着“我为人民”的精神实质。她是区人大代表、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于艳岚。
于艳岚十分关注民生问题,特别是妇女儿童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和本职工作息息相关,更是因为她知道妇女和儿童始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关爱,在过去的工作和生活中,她已经将守护妇女儿童健康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除此之外,她更时刻关注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履职期间充分展现了作为人大代表心系人民权益、关注社会发展、助力怀柔建设的责任担当。
一、立足本职工作,勇当妇女儿童健康守护人
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指标,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艳岚深知肩负责任和使命之重大,将全部精力投身到妇幼保健事业发展之中,时刻关注群众所需,全力推动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落地见效。
在妇幼保健院,于艳岚主管妇幼健康管理,她始终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宗旨,围绕生命全周期,创新工作模式,拓宽工作思路,传播妇幼健康理念,提升产、儿科质量,不断推进妇幼健康工作更上新台阶。
在她的带领下,我区妇幼健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全市考核排名中名列前茅。北京市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排名中,由2020年的全市第八,前进至全市第二;区内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母婴友好社区验收;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AA级妇女保健规范化门诊验收,2家助产机构全部通过爱婴医院复评估,提前完成市卫健委的创建指标要求,并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认可。在她的努力下,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先后荣获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示范孕妇学校等多项殊荣。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不仅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推动医学科学发展,同时也为公众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先进的科学思想,进而不断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为进一步普及妇幼健康科普知识,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于艳岚将妇幼健康教育与保健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宣传普及渠道,组织开展专题活动,先后编排舞台剧《新延禧攻略》《眼镜蛇传》《哪吒诞生记》、沙画作品《不痛并快乐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并荣获“金孔雀杯”春之声健康传播文艺作品全国总展演总分第一名、北京市妇幼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表彰。
随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关注,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提高儿童康复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成为于艳岚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经过前期调研了解到,区内通过儿童保健网络筛查出的发育迟缓儿童、孤独症儿童都需要到外区就医,给患儿康复造成极大的不便。针对此情况,于艳岚带领相关科室人员积极开设儿童心理及发育行为门诊,建立儿童康复训练项目,选派人员到市三甲医院进修学习,聘请市级专家来怀指导,有效解决特殊儿童的就医康复难问题,填补了怀柔区儿童康复业务的空白。作为残疾儿童青少年定点康复机构,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工作得到社会认可,服务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以前我们都要往返市里给孩子做康复,现如今家门口就有了训练课,而且符合条件的还能享受康复治疗补贴,这给家里减轻了不少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一名患儿家长表示。
二、扛起代表职责,甘当人民群众代言人
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后,于艳岚深深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恪守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通过区人大泉河街工委、区人大社会委搭建的履职平台,依靠街道建立的固定联系社区制度,在代表联络站、医院、社区与居民、医务工作者等促膝而谈,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随时收集和汇总他们的利益诉求,随时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用医者仁心和为民情怀书写着人大代表的担当。
于艳岚经常深入到选民、医务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中间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积极倾听他们的意愿和呼声,并及时把掌握的情况向上反映。她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地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三年来,她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30余次,集中走访选民6次,涉及选民150余人次,多次深入基层,走进社区、医院、居委会,与选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每一次走访,她都会认真记录选民的需求和期盼,并及时将情况向上反映,她深知,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于艳岚提出了“关于将怀柔区0-3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等2条建议,通过她的统计数据分析和论证,2条建议全部被大会采纳,为怀柔区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区长调研座谈会上,于艳岚结合自己在卫生系统的工作经验,就医务人员人才招聘中存在的医学人才招聘难度大、成熟型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她建议区政府在卫生系统人员编制、人才招聘、薪酬待遇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吸引高水平、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来怀工作,以提升怀柔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水平。她的建议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重视和认可,为怀柔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围绕国家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的健康服务网络的规划要求,结合区妇幼保健院实际情况,于艳岚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怀柔区妇幼保健院迁址新建工程项目”的代表建议,多次参与迁址新建工程的调研论证会,与负责项目推进工作的相关领导面对面交流,共同推进项目进展,为全区妇女儿童提供更加完善、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做出努力。
围绕社会民生问题,用心倾听群众声音,在参加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开展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专项执法检查和座谈会前,于艳岚实地查看河防口、长哨营等老年驿站建设情况和安州坝村卫生室远程医疗实施情况,针对如何让医联体释放更多健康红利,解决山区及行动不便老人看病难问题,让群众在本村卫生室实现线上诊疗、咨询、开药、医保报销等多项便民服务提出较高参考价值的建议。
在区法院特邀廉政监督员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她表示将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创新履职方式,充分发挥监督员的职能作用,做好法院和社会的桥梁纽带工作,更加关注法院工作,多了解和收集社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法院反馈和沟通。
在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组织的代表履职培训与学习交流中,她虚心向其他代表学习,彼此交流经验。她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她的学习态度和勤奋精神也感染了周围的人,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肯定和赞誉。
三、提高政治站位,争当人大代表用心人
人大代表是为人民服务的代表,也是国家政策法规的监督者,人大代表的一言一行事关国之大计落实和国计民生政策法规执行。面对新形势、新领域、新要求,作为区人大代表必须学习新知识,开阔新思路,掌握新技能,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如何抓根本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助行器”。
为此,于艳岚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高质量履职的基本能力和首要任务,通过人大代表政治理论专题培训、党支部“三会一课”、个人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大工作、依法治国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此外,她还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全面学习了《宪法》《代表法》《选举法》等有关法律知识,勤做读书笔记,使自己对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也学会了有关法律程序;同时还向优秀的人大代表交流、取经,为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代表,不仅要和他们搭得上话,还要会说他们听得懂的话,多点人情味,让人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亲切。”这是于艳岚常说的一句话,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人民之所想,办人民之所需,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民意调查,倾听意见建议,把民心所向、民意所求、民生所需作为依法履职的重要来源,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全力以赴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做到受民之托、表民之意、忠民之事,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心中有目标,肩头有责任,手里有办法”,这是同事们眼中的于艳岚。她始终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用心倾听、用情服务、用力解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精神内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面对群众的期许,她谈到“我是来自卫生系统的一名基层代表,我将立足本职岗位,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基层医疗事业,为人民的健康和幸福建言献策,以救死扶伤彰显医者仁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初心,为怀柔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