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eijingshihuairouqurenmindaibiaodahuichangwuweiyuanhui

《怀柔人大》数字报

当前版:怀柔人大 版面3

出版

《「八五」普法规划》主要内容介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在全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区司法局起草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共包括6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守法普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到2025年,区委对全民守法工作的领导坚强有力,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在工作原则上要做到5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普治并举。

  二、突出普法重点内容,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二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三是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四是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聚焦阐释好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在全区普遍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活动。五是围绕服务大局,切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六是助力百年怀柔科学城建设,聚焦我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将服务保障怀柔科学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法治宣传作为重要内容。

  三、把握普法重点对象,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聚焦“关键少数”、国家公职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者、村居民等重点对象,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素养。重点突出提升国家公职人员法治素养,探索推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晋级考法,通过对职级晋升门槛的设置,提升公职人员学法用法成效,切实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治理能力,为加快构建以科学城为统领“1+3”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的法治人才保障。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普法工作的影响力。包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和载体建设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五、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特别是5G时代来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传播平台全面升级,低俗信息、网络谣言、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时有发生。规划除规定了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推进行业依法治理等内容外,还提出了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加快补齐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弱项,加强对网络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提高网民法治意识,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加强对社会热点事件、群众关切问题的法律解读,依法治理网上突出问题,促进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六、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整体推进普法各项工作。三是健全普法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力度。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良好氛围。五是加强经费保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区司法局)


上一篇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