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大干部聚合力 同心坚守显担当”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289月24日,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大干部聚合力 同心坚守显担当”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参与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的党员干部交流感想体会。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鲍晓健,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部分区人大代表参加。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部分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参与了纪念活动观礼,其余党员干部在机关集中观看了电视直播。所有党员干部深刻感悟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历史使命,进一步坚定了初心信念。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朱金龙,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渤海镇人大主席王文君,作为现场观礼的代表,与大家交流观礼感想。
朱金龙:我非常有幸,参加了这次阅兵观礼当中怀柔区部分人大代表的组织协调工作,也亲身经历两次彩排和最后正式观礼的全过程。所有参加观礼的代表主动担当,密切配合,严格执行保密纪律,自觉落实各项规定,充分展现了怀柔人大和人大代表的风采。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每一位人大代表、每一位人大工作者都要在常委会党组的领导下,延续和发扬好此次参与观礼活动表现出的优良作风,把革命先烈那种“向死而生”的担当转化为我们“向难而行”的实干。当前,怀柔区正处在聚力突破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将伟大抗战精神中蕴含的“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敢于斗争”等宝贵品质,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作用,汇聚更加广泛的人大力量,取得更加优异的工作业绩,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王文君: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场观礼嘉宾,我深感荣幸。观礼现场,10万人肃立高歌同唱我的祖国,升国旗、唱国歌,一面面国旗摇曳出不可言表的激动和感召;铁流滚滚、战鹰呼啸,徒步方阵、战旗方阵、地面装备和飞机组成的方(梯)阵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光荣感、自豪感、家国情愫油然而生。现在的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屹立世界之林来之不易;现在的中国铭记历史,抗战精神一定会代代传承;现在的中国重器在手,可以更好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神圣使命。我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干部,会以此次纪念活动为指引,厚植为民情怀,践行初心使命,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向抗战老兵学习,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基层一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怀柔的发展贡献力量。
7月26日以来,我区连续遭遇极端强降雨,部分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损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市委、区委工作部署,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派出精干力量参与抢险救灾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班子成员每日到联系镇乡街道检查督导防汛备汛和抢险救灾。武献梅、彭玉录、王舒昊、蓝崇泰、王韬、赵金秋、李更新、刘海波8名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岗位,分别负责区级安置点具体工作和日常联络沟通、服务保障,连续作战、担当尽责,其他党员干部全员备勤随时准备支援,助力灾后重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主任武献梅,区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彭玉录,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科科长王舒昊,与大家交流被抽调到学生军训基地安置点的工作体会。
武献梅:回顾在安置点17天的奋战历程,我分享四点感受:一是党的领导是凝聚强大合力的核心,“快速响应、科学决策”是应对突发灾害的关键,我们军训基地安置点通过科学统筹、精细管理、暖心服务,实现了“接得住、稳得下、送得走”的核心目标;二是“制度先行、规范管理”是保障工作有序推进的基石,我们“一办十二组”的工作架构和例会制度,把千头万绪的安置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员同志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协同作战、责任压实”是攻坚克难的法宝,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四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是赢得民心的根本,我们始终将党建引领与村级自治相结合,让安置点不仅成为受灾群众的“避风港”,更成为了温暖有序的“临时家园”。诸多的深刻体会,总结为一句话: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彭玉录:在安置点的17个日夜,408个小时,这是目前为止,我人生中最深刻的一段时光。作为办公室的一员,从刚到安置点时的焦头烂额,到后来的思虑周全、协调到位,真正使我在洪流中淬炼了初心。作为一名人大机关的年轻干部,书本上的理论学了不少,这一次的工作,让我读懂了“以人为民为中心”的更深刻的含义,感受到这不单单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托付,是群众在危难时刻,对我们党员干部最深的信任。我将把在安置点收获的经验、感悟和斗志带回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努力成为一名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年轻干部。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沉淀于心的温暖与力量,继续在工作岗位上,不负青春,不负使命。
王舒昊:很荣幸在今天的活动中与大家分享参与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的收获与体会。在安置点是一次特殊而又深刻的历练,我们年轻干部在前辈的经验传承中扛起职责使命,在实战攻坚中锤炼综合能力,在时代大考中坚定前行方向。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民至上”的内涵,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分量,也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人大人的使命与担当。我们日常工作中,每一篇材料的严谨起草,每一次协调的高效推进,每一项监督议题的圆满完成,都是对人大“四个机关”定位的诠释,都是为“以人民为中心”所写下的注脚。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担当而升华。我将以此次经历为新的起点,不负时代、不负信任,继续在本职工作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人生答卷。
鲍晓健在总结讲话中,跟党员干部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她说:9月3日的纪念活动,无论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还是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党性洗礼,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险、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血脉赓续不断激发我们奋进新时代的人大使命担当。作为首都的干部,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执行本次防汛救灾任务,我们人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就是讲政治的现实表现,大家做到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冲得上去”,展现了我们人大的政治担当;我们各级人大代表守望相助,各自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通过各种方式为抢险救灾、灾后重建贡献力量,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代表们毫不犹豫地选择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正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真实写照,彰显了人大的为民情怀。近年来,我们多次参与区委重点任务、急难险重任务,每一次都能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这是我们人大一直加强作风建设的成果,大家要继续发扬好的工作作风,砥砺奋进,再攀高峰,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勇于奉献、担当作为、尽责尽责、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激励着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奋发上进、主动作为、创先争优,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