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科学城南区建设 促进怀柔科学城均衡发展
2025-02-07(访区人大代表北科建集团怀柔国际科创中心项目负责人李晶晶)
在怀柔区委、区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十三五”29个设施平台全部进入科研状态,13项成果摘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6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十四五”6个科学设施开工建设。怀柔科学城已成为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区域,并且已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怀柔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北科建集团怀柔国际科创中心项目负责人李晶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从发挥代表作用、履职担当、参与监督、反映民意等角度,畅谈对科学城南区建设及促进科学城均衡发展的想法。
李晶晶在认真听取梁爽区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说,报告中提到的各项数据、实例和成效,充分展示了2024年区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科学谋划了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更加深刻认识到加速推进怀柔“一城两都”建设的重大意义。
科学城南区是位于怀柔科学城中心区以南、以北科建怀柔国际科创中心为产业中心、碧桂园等住宅小区和怀柔医院为生活中心的一片空间,被纳入科学城100.9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李晶晶介绍,该区域紧挨着雁栖湖联络线,周边有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四千多名师生及员工入驻的北京市影视基地,但目前发展现状与高速发展的中心区出现了一些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常住人口密度低、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与中心区形成城市开发边界的“断带”,待开发区域存在停滞现象;保障性商业配套匮乏、生活氛围不足;商办空间无企业入驻、产业动能不足。
作为科学城南区产业园区的负责人,李晶晶日常工作重心大多聚焦于通过产业发展撬动科学城南区建设上。一是通过“向外借力”加强该区域优质科创资源的聚集,联合区属企业怀柔仪器公司共同打造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引入科技创新企业40余家,包括龙头企业国科科仪,以及怀芯声学、怀美科技、米格实验室等,目前园区内常驻科技工作者超过200余人。二是通过“自我发力”加强该区域产业企业培养,园区内由怀柔仪器公司、北科建集团打造的两个孵化器,分别被认定为引领型标杆孵化器和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聚集科技创新企业20余家,为培育孵化创新动能提供支持。三是通过“向内蓄力”加强该区域品牌影响力,坚持牵头组织、协助承办、积极参加多个“1123”产业活动,为产业资源融合交流搭建平台。
作为区人大代表,通过日常调研、密切联系群众,她对如何更好促进怀柔科学城均衡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速推进已出台的04街区规划方案落地,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在产业、商业、生态、居住等方面共同发力,提升怀柔科学城南区的整体形象。二是完善区域道路建设和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南区已规划道路的建设施工,优化北科建怀柔国际科创中心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通过加强公共交通和道路建设,提高园区及周边居民的通达性。三是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企业促进区域产业聚拢,梳理怀柔本土科技创新企业并给予政策支持,从而吸引外部科创企业的聚集,最终带动南区经济发展、提高产业活跃度。四是增强产业交流促进区域资源融合,引入高规格产业活动,借助周边已有的产业和空间优势,加强区域产业资源的交流融合,提升区域的产业活力和热度。五是合理利用社会资本加快区域投资,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南区建设和运营中来,并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更好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谈及未来工作打算,李晶晶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更深入地了解怀柔科学城建设情况、科学城南区产业发展实际,在加强自身各方面学习、积极建言献策基础上,进一步从科技企业聚拢、产业活力提升、产商融合促进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科学城南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取得更大突破,为怀柔科学城均衡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