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旮旯到国际村—记全国人大代表王全
2019-05-17在雄伟秀美的慕田峪长城景区西侧,大山脚下的沟谷里藏着一座小村庄——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子不大,仅有155户330口人。过去,这里贫穷落后,又脏又乱,人称“北旮旯”。然而,就在这个地方,却出了个全国人大代表——王全。他带领大家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硬是让这山旮旯变成了国际村。2012年,北沟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2017年,又被住建部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街道院落就像人的脸面一样
王全今年60岁,他当过兵,身体健朗,作风干练。十多年前,他当选为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那时的北沟村,除了进村公路以外,村里找不到一块水泥地。走在路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不要说外地人,就是本村村民都对村子不满意。村里年轻人都纷纷离村外出务工,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有的小孩在打闹时都说,“以后我长大有了孩子,就不让他知道地球上还有个北沟村。”王全心想:改革开放20年了,咱北沟村怎么还是老样子。眼前破败的房屋、脏乱的街道,深深刺痛了王全的心。他说:“街道院落就像人的脸面,没有个好的环境,村里就没法儿发展”。
把北沟村建设成为花园式新农村,一直是王全的梦想和奋斗目标,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为这个理想奋斗着。他深知,实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于是,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村里开展环境整治。
祖祖辈辈在山沟里生活,山上打下来的干柴湿草村民都习惯堆放在自家的大门外,占着“官街官道”。这样既影响了村内环境卫生,又影响车辆通行、村民行走。王全由此入手,他不顾个别人的冷漠观望,挨家挨户做工作、摆道理,对于群众的意见没有丝毫懈怠,一条条整理归纳,认真总结。他把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请到村委会,把想要改变村内环境的想法和打算全盘托出,长辈们听完都很激动,临走还不忘拉着王全的手说:“好啊,你想给村里干点正事儿,我们做老辈的一定支持,咱全村人都会感激你的!”有了这些老党员老干部的支持,王全的决心更大了。
王全先发动干部、党员带头签订承诺书、明确治理时限。同时,还拍了110张照片展示给北沟村村民,宣传柴草进院带来的好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工作,村民的环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对于环境整顿的认识也空前统一起来。为了提高大家的行动效率和积极性,王全从镇里争取到了资金,为村民购买了单价为300元的太阳能灶,这在当时可是“先进产品”。谁家的柴草先进院,并且按照“尖儿朝里,根朝外”的形式整齐码放,谁家就可以领到一个太阳能灶。这招挺灵儿,不到一个月时间,柴草大部分进院,建筑垃圾基本清理干净。没有院墙的住户,将柴草搬到了平房顶上,用的时候再登梯子去取,街道干净了,大家心里也舒坦了。
2018年,王全又带领大家进行了一次环境大整治,他提出“力争环境卫生没有死角”的口号,跑遍全村犄角旮旯,照了200多张照片,发了80份整改通知。他主持开班子会、党员会、代表会,让党员、代表先认领自己需整改的区域,带头拆除私搭乱建棚子30多个,旱厕全部拆除,柴火儿全部搬到山坡的树园子去,真正达到了环境卫生没有死角的目标。
学传统文化会做人了
过去的北沟村,村民会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在当街对骂,或者为争几棵板栗树大打出手,有的为赡养老人兄弟间反目成仇。作为村干部,王全常常被村民找去解决纠纷。为此,他深深感到,村民素质的提升是一件大事,没有好的家风,就没有好的民风。王全苦苦思索着提升文化素质的突破口。
2008年,王全参加区里组织的参观学习,被安徽汤池小镇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深深吸引住了,这次参观,不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使他茅塞顿开。回村后,他立即组织村干部前往学习,途中他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村民素质,为北沟长远发展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习回来,王全和村干部们一起连夜敲定了《北沟村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定期组织村民学习《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庄子》等传统经典,并邀请专家教授来传道授业。王全还带领村干部们一起张贴宣传画,编写村规民约,进行广泛宣传。每月集中学习两个半天。他还从北师大请教师来村里讲授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一开始,村民听课的积极性不高,村里就用点名的方式来约束,用发毛巾、洗衣液等小礼品的方式来鼓励。慢慢的能容纳80多人的数字影院常常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只能站在后面观看。
紧接着,村里成立了道德评议小组,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十佳好公婆”“十佳好儿媳”评选表彰活动,促进了村庄和谐文化的形成。不仅如此,村里还投资200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村头的墙壁上刻有黄底红字的“和为贵”三个大字,“程门立雪”“管鲍之交”“岳母刺字”“司马光砸缸”等典故也上了村里的文化墙。北沟村不仅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教育了村民,同时也为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民俗文化内涵。
春风化雨,细雨润人。传统文化的熏染,在北沟村民身上发生着神奇的功效。王全自己形象地总结“出了次门,捡了个宝,学传统文化会做人了”。现在,即使目不识丁的老人和孩子,也能背几句三字经、弟子规,讲几段敬老爱老的经典故事,说几句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位十几年没跟父亲说过话的村民主动开了口,并请老人家去家里吃饭。有的村民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年迈的公婆如亲生父母,无微不至。近十年,村民间很少发生纠纷,村民有了平和的心态,你让我一步,我敬你一尺,在和谐的氛围中,各种矛盾无形消融。村民秦术云的丈夫因癌症去世后,留下了公公婆婆和一对儿女,面对这样的情况,秦术云不离不弃公婆儿女,一个人扛起了一个家庭重担,尽心照顾公公婆婆,尽力抚养儿女,在北沟村传为孝老敬亲的佳话。2011年,北沟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5年,北京市首个“中华孝心示范村”落户北沟村,北沟村成为全国第20个被授予此牌的示范村。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王全尝试改变过去的灌输式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走访村民、互相交流等方式,让村民自己上台谈感受、讲心得,激发了村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取得了很好效果。敬父母、爱公婆、诚实守信、文明守礼,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内心对传统美德的坚守,推动了北沟村文明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提升。
捧着金饭碗不能要饭吃
北沟村紧邻慕田峪,地理位置优越。王全说:“咱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要发展产业、富裕村民”。除了发展板栗种植、栗子采摘等传统产业外,这些年,他带领大家逐步推进民俗旅游发展。受优美环境、淳朴民风吸引,2005年,外国人开始到北沟村租下闲置民宅,投资改建成了民宿或会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居住。王全发现这是一个促进北沟发展的大好机遇,于是他组织村民参观,介绍老外改建房屋的结构特点。起初村民很难接受新的观念和做法,王全就一点点给村民做工作。慢慢地大家逐渐接受了,许多闲置民宅被租出去了,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有的村民甚至自己开起了民宿,当上了小老板。现在,村里共有50户开展旅游接待,其中高档民宿有15户。
2016年3月,经村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北沟北旮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北沟村内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护林防火等管理服务工作,全部由物业公司接管,为北沟村解决了8位低收入村民就业问题。今年,区里成立怀柔长城专职管护员队伍,北沟村因在长城脚下,给了村里7个名额,但因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就业,导致报名的人不多。因此,王全拿出“北沟村户口本”,一个一个查找没有工作且在村里生活居住村民,逐一给他们打电话,向他们推荐长城管护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又有7名低收入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王全还抓住了近年来市、区、镇党委大力开展“城乡共建”活动的机遇,与国家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区水务局、清华工美同创有限公司、北京叶青大厦党委等20多家城区单位党组织签订了城乡共建协议,为村级发展引入优质资源。2010年,叶青·北沟党员之家在北沟村揭牌,成为北京叶氏集团和北沟村党员共建联谊的重要纽带和场所。近几年,华宅等精品民宿相继开业,使北沟村的产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个小村庄,不仅建了循环路,路上有整齐的划线,还建了10多个停车场,可停放200多辆车,全村目前可接待500多人游玩居住。
不提建议还当什么代表
2012年12月王全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届满后,又连选连任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北京市农村的代表就有两位,他是其中之一。从当选代表开始,王全认真履职尽责,按时参加调研视察活动。他在大会和调研视察中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很多都得到了落实。
作为农村代表,王全的焦点始终在三农问题上,他的心思也全部都花在了三农上。今年两会上,王全提了关于提高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标准的建议。“乡村医生不多,还在坚守岗位,但是收入待遇实在和他的付出不太匹配。”他建议依据乡村医生的从业年限、贡献大小等条件,确定乡村医生的养老金发放额度,在减轻他们后顾之忧的同时,也给在岗乡村医生吃下“定心丸”,安心工作。王全说:“我是农村代表,代表农村的利益和意愿,要把农村的建议、意见带上两会。”
2018年两会代表团审议时,王全提了关于煤改电的建议。他算了一笔账:电价是五毛钱,2016年,从晚上九点到早上六点,农民只需掏一毛钱,剩下的由市、区两级政府买单。算下来,一户四个月大约要花四千块钱。2017年,优惠电价的时间段延长了,变成晚上八点到早上八点。农民还是只掏一毛钱,非常满意。但在实际生活中,王全却发现,相比市区而言,山区特别是北部山区很冷,夜间温度能比市区低上个七八度。再加上农村老人比较多,经济收入来源又少,他们就舍不得用五毛钱一度的电,一直熬到八点钟能够享受优惠电价的时候,再开启取暖设备。这时候,好多村民就开始入睡了。所以,王全建议优惠电价时间段再增加三个小时,从当天下午五点开始。蔡奇书记听后,高度重视此项建议,并责成市发改委进行了研究论证,及时告知王全代表具体情况。
王全代表还提出了“关于提高农民社保待遇的建议”、“关于国务院成立多部门联合调研机构,针对农村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的建议”,大部分都是涉及“三农”方面的内容。多年来,王全始终履职尽责,密切联系选民,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帮助农民解决了许多问题,提高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了农村的发展。